小九直播电脑版下载

辽鲁科学技术合作的“排头兵”

时间:2024-04-23 来源:胶盖轴承

信息摘要: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积极落实习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要求,其中,中科院沈阳分院负责联络和服务的辽宁省和山东省中科院研究所都已确定进入改革序列。日前,中科院沈阳分院院长韩恩厚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通过改革,中科院沈阳分院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与地方的产业结合方面也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

  “我们在推进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与地方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相结合、推动辽鲁两省院地合作与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打造了一支辽鲁科学技术合作的排头兵。”2月18日,中科院沈阳分院院长助理、科技合作处处长李明向《中国科学报》梳理了科技合作处近年来的亮点工作。

  轴承是各类机械设备中重要的基础零部件,轴承的性能参数对主机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过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国已成为轴承销售和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的轴承大国。

  但是,轴承生产加工技术、检测测量技术、高精密装配技术水平不高,是困扰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问题,也是轴承生产制作的完整过程长期存在的“卡脖子”问题。位于辽宁的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瓦轴集团)找到了沈阳分院科技合作处,希望借助科技力量解决现有难题。

  李明带领科技合作处团队深入企业了解需求,并促成瓦轴集团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杜劲松带领的智能检测与装备研究创新团队进行技术对接,双方随后启动了“铁路货车轴承套圈装前全自动检测线”和“铁路货车轴承圆锥滚子外观检测和分组自动线”项目。

  瓦轴集团的相关负责的人介绍,项目达产后,预期满足4万套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轴承生产能力需求,替代进口产品,为企业新增产值2亿元,利润4000万元,有效带动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潜在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沈阳分院科技合作处团队成员张炯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干的就是给企业和科研院所牵线搭桥的工作。”

  沈阳分院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以下简称丹东育成中心)副主任、丹东市科技局副局长、沈阳分院科技合作处团队成员徐艳辉有着多重身份。她表示,为了有的放矢地解决企业科研难题,“丹东育成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位都快搬到了企业”。

  通过丹东育成中心的牵线搭桥,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张忠为核心的功能材料技术创新团队,牵手丹东安泰尔防护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东安泰尔),双方一起突破了制约涂层功能整理的功能纺织材料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防雨、阻燃类高性能纺织面料产品,并在职业防护等领域推广应用。

  “在本地能找到接洽的科研单位,既解决了企业自己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也能让科研单位了解我们的需求,帮企业提升研发技术能力。”丹东安泰尔负责人表示。

  李明介绍道,丹东育成中心由沈阳分院与辽宁省科技厅、丹东市政府共建,已孵化19家企业,3年累计实现出售的收益超1.5亿元。

  “通过院地创新资源的有机结合,不仅为研究所赢得了发展的先机和空间,也有力支撑了辽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李明介绍,沈阳分院在院地合作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科技合作处受邀牵头编制了《沈阳东北亚科创中心建设总体设计》,推动研究所重大工程正式纳入沈阳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这些慢慢的变成了沈阳市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3年来,中科院沈阳分院组织院属科研单位与辽鲁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机构超过130家,新落实合作项目956项,合同金额10.63亿元,累计新增经济效益897.80亿元,有力支撑了辽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在山东,沈阳分院推动中科院自动化所、光电院等单位与青岛、烟台、济宁等地共建了16个分支机构,推动落实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山东中心建设,成为山东区域创新体系重要支撑力量。

  2010年,沈阳分院与威高集团进行深入对接,设立“中科院威高计划”。在沈阳分院科技合作处团队的推动下,聚烯烃类材料的化学和生物改性及其在血液储存与输注器械的应用等7个项目实现产业化,新增产值40亿元。2016年6月,“中科院威高计划”续签新一轮为期五年协议,计划经费增至每年5000万元。

  李明告诉《中国科学报》:“沈阳分院科技合作处还聚焦山东先进钢铁、绿色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关键共性需求,协调全中科院科技资源,落实了一大批重点项目,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科技支撑。”

  在辽宁,沈阳分院科学技术合作处组织大连化物所等承建辽宁省装备智能化、催化产业等3个省级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参与菱镁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平台等21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2017年,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沈阳分院、山东省国资委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南京土壤所、天津工业生物所等分别与华鲁控股等就土壤修复等10个项目达成合作。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对此作了高度评价:“与山东省国资委合作,是中科院院地合作工作的又一种新的探索。”

  这些年来,沈阳分院科技合作处一直在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搭建了院地合作网络体系。依托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科技合作处在辽宁、山东20个地市共建20个转移转化分中心。

  “近3年中科院在辽鲁两省转化的科研成果60%以上都是由沈阳分院院地合作网络体系完成的。”李明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按照“分中心+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的模式,将分中心建设与科技副职选派相结合,与辽宁省和沈阳市共同开展“工业公司科技特派员行动”,为企业新增出售的收益超过50亿元。

  除完善“线下”工作网络外,沈阳分院科技合作处还注重搭建“线上”对接平台。沈阳分院在中科院率先通过“互联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模式,建成中科院沈阳分院科技成果信息网,遴选了中科院100个专家团队、1300项可转化成果,上线万次。

  此外,沈阳分院还率先开展与山东省科学院的全面合作,成为全国科学院联盟建设的先行者。“经过10年的合作,我们探索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有效结合模式,创造国立研究机构与地方研究机构互补共赢机制。”李明表示,希望在院地合作的道路上,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